出血热明显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出血表现以及肾功能损害等。这些症状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发热
出血热早期常出现突发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颈部和胸部皮肤潮红,类似醉酒貌。发热期一般持续3~7天,体温波动与病情进展相关。
2、出血表现
病程进展至3~5天后,皮肤黏膜可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多见于腋下、胸背部等部位。部分患者伴随鼻出血、牙龈出血、结膜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呕血、便血或血尿等内脏出血表现,这与毛细血管损伤和血小板减少有关。
3、肾功能损害
发病第5~8天左右,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伴随腰痛、眼睑水肿、血压升高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尿蛋白阳性,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此阶段可能并发电解质紊乱或高血容量综合征。
若出现疑似出血热症状,尤其是近期有鼠类接触史或疫区居住史者,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疾病早期确诊并进行隔离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日常需注意防鼠灭鼠,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食品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