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混浊是什么原因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液混浊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尿路感染、肾脏疾病、前列腺炎、结晶尿或结石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尿液混浊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如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或长时间憋尿,也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出现暂时性混浊。这类情况通常在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水分后即可改善,通常不伴随其他不适症状。

2、尿路感染

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液中可能出现大量白细胞、脓细胞或细菌代谢产物,导致尿液呈现云雾状混浊。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3、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尿),呈现白色泡沫状混浊。部分患者伴随水肿、血压升高等表现,需通过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确诊。治疗可能涉及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

4、前列腺炎

男性患者发生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可能混入尿液,导致尿液浑浊且带有白色絮状物。常伴有尿痛、会阴部胀痛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或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

5、结晶尿或尿路结石

尿液中磷酸盐、草酸盐等矿物质浓度过高时,可能形成结晶或微小结石,使尿液混浊并伴有沉淀物。结石移动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引发血尿。治疗需增加饮水量,必要时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促进结晶溶解,严重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若排除饮水过少、饮食因素等生理性诱因后,尿液混浊持续存在或伴随排尿异常、腰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肾功能等检查。日常建议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避免久坐和憋尿,注意外阴清洁卫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