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有效预防布鲁氏菌病?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传染源、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个人防护、定期检疫监测以及接种疫苗等。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食用未灭菌的乳肉制品等途径传播,需采取综合防控手段。

1.避免接触传染源

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等家畜。养殖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流产胎儿、胎盘及排泄物,尤其是皮肤有伤口时更需谨慎。普通人群尽量减少在养殖场所的停留时间,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更需注意防护。

2.注意饮食卫生

生鲜乳制品必须经过巴氏消毒或煮沸处理,牛羊肉需烹饪至全熟(中心温度达70℃以上)。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生乳、奶酪、冰淇淋等乳制品。处理生肉后要及时用肥皂洗手,案板刀具需生熟分开使用。

3.加强个人防护

屠宰人员等职业暴露者需规范穿戴防护服、口罩、橡胶手套及护目镜。工作结束后用含氯消毒剂清洗可能被污染的工作区域,接触部位用75%酒精擦拭消毒。皮肤有破损时应暂停相关工作。

4.定期检疫监测

养殖场需建立动物布鲁氏菌病定期筛查制度,发现阳性动物应立即隔离并扑杀处理。疫区牲畜每年应进行1-2次血清学检测,新引进牲畜必须隔离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5.疫苗接种

疫区高危人群可接种布鲁氏菌活疫苗(如104M株疫苗),接种后保护期可达1年左右。但需注意该疫苗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普通人群无需常规接种,具体接种方案应咨询当地疾控部门。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接触动物后及时洗手消毒。若出现反复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等症状,特别是近期有动物接触史或生乳饮用史者,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等检测。从事畜牧业相关工作者建议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