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在中医里通常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心安神、祛痰止咳、驱虫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部位为根茎,需经炮制后入药,常用于改善多种病症。
1.开窍醒神
菖蒲性味辛温,归心、胃经,其芳香走窜的特性有助于通利九窍。中医常用其治疗痰蒙清窍所致的神志不清、中风昏迷等症状,常与麝香、冰片等药物配伍以增强醒神效果。
2.化湿和胃
对于湿浊中阻引起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菖蒲能通过芳香化浊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临床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缓解湿邪困脾导致的恶心呕吐。
3.宁心安神
该药物可入心经,能安定神志,适用于心气不足引发的失眠多梦、健忘心悸。中医方剂宁神定志丸中,常将其与茯苓、远志等安神药配伍使用。
4.祛痰止咳
菖蒲具有宣肺豁痰的功效,对于痰湿壅肺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气促,常与半夏、陈皮等化痰药同用,帮助稀释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5.驱虫
其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对肠道寄生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古代医籍记载可用于蛔虫病引起的腹痛,多与使君子、槟榔等驱虫药配合使用。
使用菖蒲需注意辨证施治,阴虚阳亢或实热证患者慎用。其挥发性成分易受高温破坏,故入煎剂不宜久煮。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