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粪便潜血试验等,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方式。
1.结肠镜检查
这是诊断肠道息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医生通过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从肛门插入,可直观观察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形态。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隆起组织,可同步进行活检取样,明确息肉性质。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部分可在检查时直接切除。
2.影像学检查
对于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者,可采用CT仿真结肠镜或钡剂灌肠造影。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肠道结构,能检测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但对扁平病变敏感性较低。钡剂灌肠通过X线显影观察肠道轮廓变化,两者均属于无创检查,但无法进行病理诊断。
3.粪便潜血试验
作为初筛手段,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判断肠道是否存在出血性病变。免疫化学法检测特异性较高,但需注意该检查存在假阴性可能,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息肉可能,尤其对无出血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较低。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筛查,尤其有家族史或长期便血者应及时就诊。检查前需严格遵循肠道准备要求,确保检查准确性。若发现息肉,应根据病理类型制定后续随访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