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部位包括直肠、乙状结肠、回盲部以及结肠的弯曲处等。这些区域因解剖结构复杂或病变高发,需在操作时重点观察,避免遗漏病灶。
直肠是肠镜检查的起始段,靠近肛门,易发生直肠癌和息肉。检查时需注意直肠瓣后方等隐蔽区域,退镜时需缓慢并反复观察黏膜褶皱间的病变。乙状结肠因肠腔弯曲且游离度大,容易出现肠管成袢,操作时需调整进镜手法,避免过度充气引发不适。该区域也是憩室和息肉的高发部位,需仔细观察肠壁形态。
回盲部作为小肠与大肠的交界处,是克罗恩病、结核病及肿瘤的好发部位。检查时应确认阑尾开口形态,观察回盲瓣有无溃疡或肿物。结肠肝曲和脾曲因位置较深且转角锐利,肠镜通过时易出现视野盲区,需通过旋转镜身、改变患者体位等方式充分暴露黏膜。对于存在肠道狭窄、溃疡或既往手术史的患者,需谨慎操作并重点评估病变范围。
检查过程中应确保肠道准备充分,避免粪便残留影响观察。发现可疑病变时,可采用染色内镜或活检进一步鉴别。操作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便血等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肠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