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发作时通常可遵医嘱服用止泻药物、抗生素、益生菌、解痉药及补液盐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因及病情判断。常见药物包括蒙脱石散、诺氟沙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1.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通过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减少腹泻次数,适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但需注意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便秘,服药期间需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服用。
2.抗生素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但需通过粪便检查明确致病菌类型,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或耐药性。
3.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腹胀症状。需注意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使用。
4.解痉药
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药物能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痛,但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需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口干、心悸等副作用。
5.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可补充腹泻导致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预防脱水。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饮用,严重脱水者需及时静脉补液。
胃肠炎患者用药期间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自行购药治疗3天未缓解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粪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