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调理、药物治疗、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若出现严重脱水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1.日常调理
患病期间需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粥等,避免辛辣、油腻及高纤维食物。适当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腹泻或腹痛。
2.药物治疗
若腹泻严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腹痛明显者可服用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伴有恶心呕吐时,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或多潘立酮片调节胃肠动力。
3.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频繁呕吐或无法经口摄入,需静脉输注葡萄糖盐水、氯化钾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代谢性酸中毒。
4.抗感染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病毒感染通常无需抗菌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
5.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无需手术,但若出现肠穿孔、肠坏死或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行剖腹探查、肠切除吻合术等,术后需禁食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急性胃肠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体温、排便次数及尿量,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少尿或无尿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