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常见的症状表现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若病情进展,可能伴随乏力、脱水等全身性症状。
1.腹痛
胃肠炎患者多出现中上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主要由炎症刺激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痛程度与感染病原体类型有关,细菌性胃肠炎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可能伴随压痛感。
2.腹泻
每日排便可达3-10次不等,粪便多呈稀水样或糊状,严重时可见黏液脓血便。病毒性胃肠炎常导致蛋花汤样便,而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腥臭味粪便。持续腹泻易导致电解质紊乱,需警惕四肢无力等脱水征兆。
3.恶心呕吐
胃部受炎症刺激后,常出现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婴幼儿呕吐频率较高,可能呈现喷射状呕吐。反复呕吐需注意防止误吸,建议采取侧卧位。
若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症状、血便、高热(体温大于39℃)或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检查等检查。患病期间应选择米汤、面条等低脂易消化饮食,并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摄入乳制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