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息肉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息肉的形成通常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增长等多种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部分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或遗传性疾病有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因APC基因突变,导致肠道黏膜细胞异常增生。此类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必要时可遵医嘱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2.慢性炎症刺激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刺激肠道黏膜,可能引发炎性息肉。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控制炎症,同时配合肠镜检查监测病情。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胆汁酸分泌增加,刺激肠黏膜增生。吸烟、饮酒等习惯会损伤肠道屏障功能,增加息肉形成风险。建议每日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的摄入。

4.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肠道上皮细胞修复能力下降,50岁以上人群肠息肉发生率显著增高。肠道菌群失调症可能导致黏膜屏障受损,促进异常增生,可通过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进行调节。

肠息肉的形成过程通常需要5-15年,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肠镜活检明确息肉性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