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确诊通常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腹部CT以及鉴别诊断等方式进行综合判断。若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
1.临床症状评估
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隐痛,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医生会通过询问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近期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初步判断。
2.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可显示肠系膜区域淋巴结肿大,通常淋巴结直径超过5mm且数量超过3个。超声检查还能排除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可能增高。若存在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比例会上升;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部分患者需进行粪便常规或病原学检测以明确感染类型。
4.腹部CT检查
当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怀疑其他复杂疾病时,需进行腹部CT增强扫描。CT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大小、分布及周围组织情况,同时能发现肠道炎症、脓肿等并发症,但因其辐射性通常不作为首选。
需与急性阑尾炎、肠系膜脂膜炎、克罗恩病等疾病区分。阑尾炎多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和麦氏点压痛;肠系膜脂膜炎多见于成人且伴有脂肪层异常;克罗恩病则具有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等特征,需结合肠镜和病理检查鉴别。
患者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儿科就诊。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或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