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以及里急后重等。具体表现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腹泻
肠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粪便性状多为稀水样或糊状,部分感染性肠炎可能伴随黏液或血便。腹泻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腹痛
炎症刺激肠道可引起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进食后腹痛可能加重,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3.发热
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肠炎常伴有体温升高,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4.恶心呕吐
肠道炎症反应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部不适和恶心感。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加重脱水症状。
5.里急后重
直肠炎症刺激会导致肛门坠胀感,表现为频繁有便意但排便量少或排便不尽感。这种症状在细菌性痢疾等直肠受累为主的肠炎中尤为明显。
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严重脱水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及肠镜检查,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