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性出血通常与药物作用或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等疾病因素相关。常见原因包括服用紧急避孕药、激素类药物停药后,或存在子宫内膜炎等疾病,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1.药物因素
服用紧急避孕药是撤退性出血的常见原因。这类药物可能干扰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后无法维持而脱落出血。部分女性在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期间漏服或突然停药时,也可能因激素波动引发类似现象。此类出血一般持续3-7天,出血量少于月经。
2.激素水平变化
人工流产术后使用米非司酮片等药物促进子宫恢复时,可能因外源性激素撤退引发内膜脱落。此外,部分妇科疾病治疗中使用的黄体酮胶囊等激素类药物,在完成疗程后停药也可能导致生理性出血。
3.疾病因素
存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炎等病变时,可能在激素变化刺激下出现异常出血。如出血量较大或持续超过10天,可能需通过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止血,或采取宫腔镜电切术等手术治疗。
若撤退性出血伴随剧烈腹痛、发热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建议及时就诊妇科。日常需避免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和宫颈癌筛查,规范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