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避孕药后出血并不一定代表避孕失败,需结合药物类型、出血时间及是否规范用药综合判断。撤退性出血是药物引起的正常现象,但若出血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需警惕避孕失败的可能。
避孕药分为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期间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出现规律性出血。紧急避孕药通常单次服用,撤退性出血多发生在用药后3-7天,这种出血属于药物改变子宫内膜状态后的生理反应。若在服药周期内出现点滴出血,通常与药物剂量不足或漏服有关,需及时补服药物。
判断避孕是否成功需关注三个关键因素:出血时间是否与预期撤退性出血时间吻合、出血量是否超过月经量、是否出现持续性腹痛等异常症状。规范用药情况下,紧急避孕药避孕成功率约为85%-95%。建议在同房后14天使用验孕试纸检测,或出现月经推迟7天以上时及时就医检查。
服用避孕药后需完整记录出血时间、持续天数及伴随症状。若出血量超过正常月经量或持续超过10天,应及时妇科就诊。注意紧急避孕药1年内使用不宜超过3次,短效避孕药漏服超过12小时需参照说明书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