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伤风针后若出现过敏反应,通常可通过立即停药、抗过敏治疗、对症处理、密切观察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立即停药
打破伤风针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保持休息状态。医护人员会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
2.抗过敏治疗
轻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苯海拉明片等药物,抑制组胺释放。出现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时,需配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
3.对症处理
若出现支气管痉挛,需通过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血压下降者需遵医嘱服用生理盐水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必要时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4.密切观察
患者需在医疗机构留观至少30分钟,医护人员会每5-10分钟评估皮疹、呼吸等状况。出现烦躁不安、冷汗等症状时,需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低于90/60mmHg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启动急救流程,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等抢救措施,并转入急诊监护室治疗。
打破伤风针过敏属于急症,建议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疫苗接种。既往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史者,可提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或改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出现过敏症状后应全程配合医疗监护,切勿自行离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