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可能带来出血、感染、子宫损伤、月经紊乱以及心理创伤等潜在危害,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后应遵医嘱做好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1.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子宫内膜血管,引起术中或术后出血。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1周以上,可能引发贫血,需及时就医处理。
2.感染
术后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若术中器械消毒不或术后护理不当,细菌易侵入宫腔导致盆腔炎。典型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异常分泌物,严重者可造成输卵管粘连,影响未来生育功能。
3.子宫损伤
子宫穿孔是严重并发症,多见于哺乳期子宫或多次流产者。手术器械可能穿透子宫肌层,若合并肠道损伤可能引发腹膜炎,需立即开腹修补。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约15%,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
4.月经紊乱
手术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约20%-30%患者术后3个月内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多次流产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增加继发性不孕风险。
5.心理创伤
15%-30%女性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未婚女性更易产生负罪感。部分患者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反复回忆手术过程、回避相关话题等。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等情况需立即复诊。流产后应加强营养补充,保证蛋白质和铁元素摄入,促进身体恢复。术后建议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