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筛查通常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检查。具体检查方案需根据个人症状及医生建议制定。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是筛查大肠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发现息肉或肿瘤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切除。该检查能有效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建议50岁以上人群或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2.粪便潜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血液,辅助判断消化道出血情况。免疫化学法检测特异性较高,适用于大规模人群初筛。需注意检查前避免摄入动物血液及某些药物,以防出现假阳性结果。
3.影像学检查
CT结肠成像适用于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者,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肠道结构。腹部超声检查、MRI等可辅助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为分期诊断提供依据。对于疑似晚期病例,PET-CT可帮助发现远处转移灶。
存在大肠癌家族史、长期炎症性肠病或排便习惯改变者,建议尽早到消化内科就诊。筛查过程中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并接受规范治疗,以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