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汁淤积症有哪些症状,如何自我察觉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汁淤积症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以及疲劳等症状,日常可通过观察身体变化进行初步察觉。该疾病发生时因胆汁排泄受阻,胆汁成分反流入血或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引发一系列异常表现。

1.皮肤瘙痒

胆汁淤积症患者因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常出现全身性瘙痒,尤其在手掌、足底更为明显。这种瘙痒夜间可能加重,且与皮肤干燥或皮疹无关,常规止痒药物效果不佳。

2.黄疸

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皮肤和巩膜黄疸,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眼白发黄,随着病情进展,面部及全身皮肤逐渐呈现橙黄色。观察时可站在自然光线下检查眼白是否异常发黄。

3.尿液颜色加深

尿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会使尿液呈现深茶色或可乐色,尤其在晨起时更为明显。患者可留意日常排尿后马桶或容器中尿液的颜色变化。

4.粪便颜色变浅

胆汁流入肠道减少会导致粪便中粪胆素减少,使大便呈灰白色或陶土色,质地可能变得油腻。观察粪便时应排除食物或药物(如铁剂)引起的短暂颜色改变。

5.疲劳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和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乏力、精神不振,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疲劳感常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若发现皮肤瘙痒合并尿液深黄、巩膜黄疸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胆汁酸及腹部超声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饮酒,保持饮食清淡,遵医嘱进行护肝利胆治疗,切勿自行使用偏方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