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具体需根据结石大小、有无并发症及患者整体状况决定。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石、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等,需由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方案。
1.药物治疗
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未引起胆管梗阻或感染的情况。常用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固醇类结石溶解,消炎利胆片有助于缓解胆汁淤积,匹维溴铵片能减轻胆道痉挛疼痛。但药物疗程较长,需定期复查超声检查监测效果,若结石无缩小或症状加重需调整方案。
2.内镜治疗
对于结石直径小于1.5cm且无严重胆管狭窄者,可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该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实施网篮取石或碎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尤其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术后需放置鼻胆管引流,并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3.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结石较大、合并胆管炎或反复发作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可在直视下清除结石,同时处理胆囊结石。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术后需保持T管引流4-6周确保胆道通畅。
出现黄疸、寒战高热或剧烈腹痛时应立即就诊。治疗方案需根据CT、MRCP等影像检查结果制定,不建议自行服用排石药物以免诱发胰腺炎。术后患者应低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注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