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疾病会导致蛋白尿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蛋白尿可能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这些疾病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肾病综合征

该疾病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血液中漏入尿液中,患者常伴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治疗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部分患者需结合利尿剂改善水肿。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造成渐进性蛋白尿,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需同时严格控糖。

3.高血压肾病

持续升高的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蛋白尿的同时常伴随血肌酐升高。治疗多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降压药物,配合低盐饮食。

4.肾炎

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因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反应,导致滤过屏障破坏。临床常用百令胶囊、黄葵胶囊、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

5.多发性骨髓瘤

该血液系统疾病产生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经肾脏排泄时,可沉积在肾小管导致肾功能损害。治疗主要采用注射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胶囊、地塞米松片等药物控制肿瘤进展。

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应及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测及肾脏超声检查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高蛋白饮食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确诊后应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