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避免褥疮加重需通过日常护理、定时翻身、皮肤保护、营养支持及医疗干预等多方面措施。具体方法需根据皮肤状况和个体差异调整,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1.日常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或摩擦。每日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使用软枕或泡沫垫支撑骨突部位,减少压力集中。避免拖拽患者身体,搬运时采用抬离床面的方式。
2.定时翻身
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可使用气垫床、凝胶垫等减压工具,降低局部压力。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适当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记录翻身时间确保规律性。
3.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失禁后及时清理,涂抹氧化锌软膏等皮肤保护剂。保持皮肤适度湿润,可选用含透明质酸的保湿产品。禁止按摩发红区域,避免机械性损伤。
4.营养支持
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对于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肠内营养制剂。监测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必要时进行营养干预。保持水分摄入每日1500-2000ml。
5.医疗干预
出现皮肤破损时,使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水胶体敷料。感染创面需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深度溃疡可能需清创处理,严重病例需要负压引流或皮瓣修复手术。
褥疮护理需建立个性化护理计划,家属应接受专业护理培训。定期测量创面大小并拍照记录进展,特别注意骶尾部、足跟等易发部位。若出现渗液增多、异味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感染加重,需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