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以及肌肉关节痛等,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皮疹、出血倾向等情况。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采取防蚊隔离措施。
1.高热
登革热患者早期常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至39-40℃,通常持续2-7天。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面色潮红等症状,退热后部分患者会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体温下降甚至低于正常的情况。
2.头痛
头痛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多表现为前额或眼眶后部的剧烈疼痛,活动时可能加重。这种疼痛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眼球转动疼痛、畏光等眼部不适。
3.肌肉关节痛
患者常出现全身性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尤以腰背部、四肢大关节为著,活动时痛感加剧。这种症状被形象地称为“断骨热”,与病毒血症引起的炎症介质释放密切相关,严重时可能导致活动受限。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接触史,建议立即到感染科就诊。确诊后需做好防蚊隔离,避免疾病传播,同时遵医嘱进行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切勿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