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冻伤后如何处理才能避免组织坏死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冻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有助于降低组织坏死的风险。常见方法包括快速复温、保护创面、药物治疗、手术清创以及预防感染等,需根据冻伤程度进行针对性处理。

1.快速复温

将冻伤部位浸泡于38℃-42℃温水中持续20-30分钟,水温需保持恒定避免烫伤。复温过程中禁止揉搓患处,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对于颜面部冻伤可用温湿毛巾覆盖,禁止直接接触热源烘烤。

2.保护创面

复温后需用无菌纱布包扎患处,水疱需保持完整避免自行刺破。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每日更换敷料并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冻伤部位应避免二次受压或摩擦,外出时需加强保暖防护。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炎镇痛药物缓解症状,严重冻伤需注射肝素钠注射液改善微循环。局部可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组织修复。

4.手术清创

对已发生全层皮肤坏死的III-IV度冻伤,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行皮瓣移植术。若出现坏疽感染危及生命时,可能需进行截肢手术。

5.预防感染

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破溃创面需每日用碘伏消毒。若出现红肿加剧、渗液化脓等感染征象,需立即就医处理。

冻伤后24小时内为黄金救治期,建议及时到烧伤科或急诊科就诊。恢复期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戒烟并避免接触寒冷环境。若出现皮肤发黑、感觉丧失等坏死征兆,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