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冻伤后如何正确进行复温治疗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冻伤后的复温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方法,通常包括快速复温、保护创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后续护理等。及时正确的处理有助于减少组织损伤和并发症风险。

1.快速复温

发现冻伤后需立即脱离低温环境,将患处浸泡于37-40℃温水中,持续15-30分钟至皮肤恢复红润和柔软。温水复温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避免使用火烤、雪搓等错误方式加重损伤。复温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属于正常生理反应。

2.保护创面

复温后需保持冻伤部位清洁干燥,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摩擦或挤压水疱,完整的水疱皮可保护创面。若手足冻伤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同时注意全身保暖,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压迫。

3.药物治疗

浅表冻伤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口服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冻伤需静脉注射改善微循环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手术治疗

深部冻伤出现组织坏死时,需在分界清楚后进行清创术,必要时行截肢手术。血运重建手术适用于大血管受损的情况,需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

5.后续护理

复温后需持续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变化,监测是否有感染迹象。恢复期保持患处清洁,避免二次冻伤。加强营养摄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

冻伤复温后24小时内禁止吸烟,尼古丁会加重血管收缩。若出现皮肤发黑、感觉丧失或全身寒战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所有冻伤患者均建议至烧伤专科或急诊科规范处理,不可自行挑破水疱或使用偏方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