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断肠草在中医中有哪些传统应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断肠草在中医中的传统应用主要包括祛风止痛、杀虫止痒以及消肿散结等。需注意的是,断肠草具有强烈毒性,传统上仅限外用,不可内服。

1.祛风止痛

断肠草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辛温行散的特性,其煎煮液或捣碎后的汁液外敷于关节、肌肉疼痛部位,可通过皮肤渗透起到缓解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作用。古代医案记载其常与艾叶、红花等药材配伍制成药酒外用。

2.杀虫止痒

断肠草的毒性成分对寄生虫和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传统用法包括煎汤外洗治疗疥疮、湿疹等皮肤疾患。

3.消肿散结

对于无名肿毒、痈疽初起等体表病症,中医会将新鲜断肠草捣烂外敷,利用其毒性成分刺激局部组织,促进脓液排出。但这种应用存在较大风险,现代临床已基本淘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断肠草含有钩吻碱等剧毒成分。其传统应用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且严禁口服。现代医学证实其治疗窗极窄,外用药效与毒性难以精准控制,出现接触性中毒的情况也时有报道,因此不建议自行使用。若意外接触出现口唇麻木、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携带药材样本。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