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想吐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胃肠疾病、肝胆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妊娠、晕车、饮食不当等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恶心想吐。例如妊娠早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刺激胃肠道,引起孕吐反应;乘车时内耳前庭受颠簸刺激,可能诱发晕动症;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易加重胃肠负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这类情况通常通过调整饮食、避免诱发因素即可缓解。
2.胃肠疾病
胃炎、胃溃疡、肠梗阻等疾病可能引起恶心想吐。胃黏膜受炎症或溃疡刺激时,胃酸分泌异常,可伴随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肠梗阻患者因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可能出现腹胀、呕吐且呕吐物带粪臭味。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抑制胃酸、保护黏膜或促进胃肠动力。
3.肝胆疾病
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也可能引发恶心想吐。肝脏炎症会导致胆汁代谢异常,常伴有食欲减退、皮肤黄疸等症状;胆囊病变可能引起胆绞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背部。这类疾病需进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等检查,并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治疗。
如果排除妊娠、饮食因素后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发热、剧烈腹痛、呕血等表现,需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检查、胃镜、腹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