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病原体培养、血常规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
1、血清学检测
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抗体水平。IgM抗体在感染后7-10天升高,IgG抗体在感染后期升高,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长具有诊断意义。此项检查适用于感染中后期的辅助诊断。
2、核酸检测
采用咽拭子或痰液样本,通过PCR技术直接检测支原体DNA。该方法灵敏度可达90%以上,能在感染早期(1-2周内)快速检出病原体,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病原体培养
取呼吸道分泌物接种特殊培养基进行培养,虽为诊断金标准,但支原体生长缓慢需2-3周,阳性率约60-70%,临床多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的确诊。
4、血常规检查
观察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例,支原体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此项基础检查可辅助判断感染状态,但无特异性。
5、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用于评估肺部病变,常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改变,如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等。适用于持续发热、咳嗽加重或疑似并发症的患儿。
若患儿出现反复发热、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儿科或呼吸科就诊。所有检查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选择检查项目,以免延误诊断或造成不必要的检查。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