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频繁放屁臭需检查哪些消化疾病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频繁放屁且气味较重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症、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以及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根据症状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1、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内有害菌过度繁殖可能导致食物残渣异常发酵,产生硫化氢等气体。患者常伴有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可通过粪便常规、肠道菌群分析等检查评估菌群状态,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

2、慢性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物在胃肠道滞留时间延长,异常分解后产生臭味气体。患者多存在上腹隐痛、嗳气等症状,建议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测(如碳13呼气试验)以指导治疗。

3、肠易激综合征

该病可引起肠道蠕动紊乱,气体在肠道内蓄积。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与排气增多交替出现,可通过罗马IV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4、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在结肠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典型症状为摄入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肠鸣,可通过氢呼气试验或基因检测确诊,日常需限制乳制品摄入或补充乳糖酶制剂。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伴随肠道黏膜损伤和吸收障碍,未充分消化的蛋白质经腐败菌作用产生恶臭气体。患者多伴有黏液脓血便、体重下降,需通过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若频繁排气伴随腹痛、腹泻、便血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建议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粪便潜血试验、腹部CT、肠镜等检查。日常需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避免过量摄入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以维持肠道健康。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