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阳性患者的规范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选择抗结核药物、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并配合隔离防护和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以控制病情进展并预防传播。
1、抗结核药物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常用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联合用药。需根据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选择组合,通常强化期需每日服药2个月,巩固期持续4-7个月。全程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疗程,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导致耐药。
2、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发热可选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剧烈咳嗽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出现咯血时需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同时加强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纠正贫血等并发症。
3、外科手术治疗
当肺结核出现厚壁空洞长期不愈、结核球直径大于3cm、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或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时,需考虑肺叶切除术等外科干预。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6-12个月。
4、隔离防护措施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初期需进行呼吸道隔离,佩戴口罩并单独居住。痰菌阳转阴前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5、定期监测复查
治疗期间每月需进行痰涂片、痰培养检查直至转阴,每2-3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病灶吸收情况。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需调整用药方案。
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餐具单独消毒,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出现皮肤黄疸、视力模糊等药物不良反应时需立即就诊,切勿因症状缓解自行中断治疗,以免发展为耐药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