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在中医中一般具有温中止血、涩肠止泻、和胃止呕、安神定志以及外用收敛等功效和作用。其作为传统中药材,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寒、出血性疾病及心神不宁等症。
1、温中止血
伏龙肝性温,能温煦中焦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吐血、便血等症状。其通过增强脾胃阳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效果,尤其对慢性消化道出血有一定调理作用。
2、涩肠止泻
本品含有黏土成分,可吸附肠道水分,减轻腹泻。中医认为其能固摄肠道,缓解因脾肾阳虚引起的久泻不止、腹部冷痛,常与补脾药物配伍使用。
3、和胃止呕
伏龙肝可中和胃酸,缓解胃气上逆。对于胃寒引起的呕吐、反酸,能通过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的作用改善症状,常与生姜等药材同用。
4、安神定志
古代医籍记载其能安定心神,适用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惊悸。其矿物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产生镇静效果,但现代临床应用较少。
5、外用收敛
外敷时可促进创面干燥结痂,用于湿疹、溃疡渗液等。其吸附作用能减少组织渗出,配合清热解毒药物可增强疗效。
伏龙肝需炮制后入药,多煎汤或研末外用。因其为灶心土煅烧产物,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杂质,使用前需严格处理。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与寒凉药物同用,孕妇及出血原因不明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