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腹胀可以通过早期活动、腹部按摩、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方式促进肠胃恢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早期活动
术后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如缓慢行走或翻身,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气体排出,减轻腹胀症状。卧床时可进行踝泵运动或抬腿练习,改善血液循环。
2、腹部按摩
取平卧位屈膝,用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肚脐周围,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可促进肠道气体排出,但需避开手术切口部位。
3、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粥、面条等半流质,避免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少食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减少吞咽空气。
4、药物治疗
若腹胀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5、物理治疗
术后24小时后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温度不超过50℃),或通过低频电刺激等康复治疗促进肠功能恢复。
术后腹胀通常与麻醉、手术创伤等因素相关,多数患者在1-3天逐渐缓解。若伴随剧烈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需警惕肠梗阻等并发症,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日常需严格遵循医嘱饮食及活动,避免自行服用泻药或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