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甘草在中药中起什么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甘草作为中药的常见药材,一般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以及调和药性等功效和作用。

1、补脾益气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经,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其甘味可补益中气,常用于治疗脾虚气弱证,常与人参、白术等配伍使用。

2、清热解毒

甘草生用时可清解热毒,适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情况。其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红肿热痛,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物联合应用。

3、祛痰止咳

甘草可通过稀释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来减轻咳嗽症状,对风寒或风热咳嗽均有一定效果。临床多与杏仁、桔梗等配伍,用于咳嗽痰多的治疗。

4、缓急止痛

甘草具有舒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缓解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常与白芍配伍形成“芍药甘草汤”,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痉挛或肌肉抽搐。

5、调和药性

甘草能降低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协调不同药味的协同作用。例如在附子、大黄等峻烈药物中加入甘草,可缓和其烈性,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使用甘草时需遵医嘱,不可自行长期大量服用。因其可能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或水肿患者需慎用。若需与其他中药配伍,建议由中医师根据体质和病情调整方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