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的典型表现通常包括黄疸、肝区疼痛、腹水、皮肤瘙痒以及乏力等体征。这些症状可能因肝脏功能受损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1、黄疸
肝损伤时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黄疸。尿液颜色可能加深,粪便颜色变浅,常伴随肝功能检查异常。
2、肝区疼痛
肝脏包膜受牵拉或炎症刺激时,右上腹可能出现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触诊可发现肝脏肿大,部分患者伴有叩击痛。
3、腹水
严重肝损伤会引起门静脉高压症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内液体积聚。腹部膨隆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可能伴随下肢水肿。
4、皮肤瘙痒
胆汁酸排泄障碍时,沉积在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常见于手掌、足底等部位,夜间可能加重,与黄疸程度不完全相关。
5、乏力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常感疲倦、活动耐力降低。严重时可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
若出现上述体征,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检查等。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接触肝毒性物质,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