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定期监测腹围主要是为了评估病情进展、及时发现并发症以及调整治疗方案。常见原因包括观察腹水量变化、预防感染风险以及指导临床干预。
1、观察腹水量变化
腹围是反映腹水消长的重要指标。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和低蛋白血症时,腹腔内液体积聚速度可能加快。通过定期测量腹围,可量化腹水增加或减少的程度,帮助判断利尿剂治疗效果。若腹围持续增大,提示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进行腹腔穿刺引流。
2、预防感染风险
腹水过多会增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概率。腹围异常增长可能伴随腹部张力增高,此时腹腔内环境改变易导致细菌滋生。定期监测能早期发现腹水混浊、腹痛等感染征象,及时进行腹水常规检查和抗生素治疗。
3、指导临床干预
当腹围短期内明显增加(如每周增长超过2厘米),往往提示病情恶化或出现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此时需结合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调整人血白蛋白输注方案,评估是否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介入治疗。
患者应每天固定时间、体位(平卧位)测量脐周腹围,记录变化曲线。若三天内腹围增加超过3厘米或出现腹胀加重、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监测过程中需配合限盐饮食(每日钠摄入小于2克),避免擅自停用利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