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可能引发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身体反应。这些症状通常与肝功能严重受损和门静脉高压症密切相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1、腹水
肝硬化晚期因门静脉高压症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内液体渗出形成腹水。患者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下肢水肿,严重时可能伴随呼吸困难。临床可通过限盐、利尿剂或腹腔穿刺引流缓解症状。
2、黄疸
肝脏代谢能力下降使胆红素堆积,引起皮肤和巩膜黄疸。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尿液深黄及陶土色粪便,血液检查显示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光疗或药物治疗可辅助改善症状。
3、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呕血或黑便。急性出血时可能伴随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需通过内镜下止血或三腔二囊管压迫紧急处理。
4、肝性脑病
血氨升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等症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降低血氨,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凝血功能异常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皮肤瘀斑、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降低,可通过输注血浆或凝血因子改善。
肝硬化晚期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摄入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损伤。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出现意识改变或出血倾向时应立即就诊。治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