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喝酒一般会影响康复进度,通常不建议这样做。酒精可能加重身体负担,干扰免疫系统功能,甚至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从而延缓恢复。
酒精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鼻塞、咽痛等感冒症状加重。同时饮酒后血液循环加快,可能引起体温升高,使原有发热情况恶化。酒精代谢需要肝脏参与,这会加重器官负担,影响机体对抗病毒的能力。若正在服用感冒药,酒精可能与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肝脏损伤风险,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
部分患者误认为饮酒可以驱寒,实际上酒精引起的血管扩张会加速体表热量散失。虽然饮酒后可能暂时感觉症状缓解,但这种作用持续时间短,随后可能产生更强烈的疲惫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含酒精的“药酒”或“补酒”同样属于酒精饮品范畴,感冒期间也应避免饮用。
感冒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ml。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或感冒超过一周未好转,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正在服用药物者务必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任何形式的酒精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