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的形成通常与先天体质阳虚、饮食不当、外感寒邪等因素有关,而体寒未及时调理可能通过影响气血运行而加重症状。若长期存在手脚冰凉、痛经等表现,建议尽早就医。
1、先天体质阳虚
部分人群先天阳气不足,存在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体寒表现。这类体质会使子宫失去温煦,导致经期小腹冷痛、经血暗紫有血块等宫寒症状。日常可通过艾灸关元穴、饮用红糖姜茶等方式温补阳气。
2、饮食不当
长期过量食用冰淇淋、冰镇饮料等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使寒气内生。当寒湿积聚胞宫时,可能引起月经推迟、经量减少,此时体寒程度往往与宫寒症状呈正相关。建议日常多吃羊肉、桂圆等温性食物。
3、外感寒邪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或经期穿着露脐装、短裙等衣物,会使寒邪从腰腹部侵入人体。寒邪循经客于胞宫,可能诱发或加重白带清稀、不孕等宫寒表现,体寒人群对此尤为敏感,需注意腰腹部保暖。
日常需避免赤脚踩凉地板、熬夜等耗损阳气的行为,体寒者建议每天用40℃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若出现持续性月经紊乱或难以受孕等情况,需到中医妇科进行体质辨证,必要时服用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等方剂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