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步骤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以及术后观察三个阶段,需由专业医生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该手术常用于诊断或治疗宫腔内病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1、术前准备与麻醉
患者需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检查等评估手术指征。术前需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根据手术类型选择局部麻醉、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确保患者术中无痛感。
2、手术操作步骤
医生使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通过宫颈口置入宫腔镜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等膨宫介质,使宫腔充分扩张便于观察。随后将宫腔镜经宫颈送入宫腔,通过光学系统将宫腔内图像传输至显示屏,系统评估子宫内膜形态、输卵管开口等情况。发现息肉、肌瘤等病变时,使用电切环、剪刀等器械进行切除或取样活检。
3、术后观察与处理
手术结束后缓慢排出膨宫液,撤出宫腔镜器械。术后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阴道出血量及腹痛情况。通常建议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子宫痉挛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术后应卧床休息4-6小时,两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出现持续发热、大量出血或剧烈腹痛时,需及时返院复查。患者术后1个月需进行超声检查复查,评估宫腔恢复情况,后续治疗方案需根据病理结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