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对诊断肝病有何意义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在肝病诊断中主要用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辅助判断胆汁淤积性病变、鉴别酒精性肝病以及监测疾病进展。该指标常与其他肝功能指标联合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1、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

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膜和胆管上皮细胞中,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会导致该酶释放入血。急性肝炎时其水平可升高2-5倍,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中度升高。

2、辅助判断胆汁淤积

在胆汁淤积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等情况下,谷氨酰转肽酶常与碱性磷酸酶同步升高。其水平可反映胆道梗阻程度,完全性胆道梗阻时数值可达正常上限的5-30倍。

3、鉴别酒精性肝病

该酶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较高特异性,长期饮酒者即使无临床症状,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也可能升高2倍以上。戒酒后4-8周可观察到显著下降,该特点有助于与其他类型肝病鉴别。

4、监测疾病进展

在肝癌患者中,约70%病例可见谷氨酰转肽酶异常升高,特别是在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病例中,其动态监测对病情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治疗有效时,数值通常会在3个月内下降50%以上。

进行谷氨酰转肽酶检测时需注意,剧烈运动、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或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一过性升高。建议结合肝功能五项、肝脏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慢性肝病患者应每3-6个月定期复查,由专科医生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