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造影检查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以及辐射暴露等。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进行。
1、造影剂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含碘造影剂存在过敏风险,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检查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进行抗过敏预处理,如使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药物。
2、血管损伤
穿刺部位可能出现血肿、假性动脉瘤或血管内膜撕裂。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夹层等严重并发症,需通过加压包扎或外科手术干预。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避免剧烈活动。
3、辐射暴露风险
X线透视产生的电离辐射可能对皮肤和甲状腺造成损伤,长期多次检查可能增加肿瘤发生概率。医护人员会通过铅围裙防护、缩短透视时间等措施降低辐射剂量,建议患者检查后适当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进行冠状造影前需充分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及肾功能情况,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检查后需卧床休息6~8小时,观察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若出现胸闷加重或穿刺部位剧烈疼痛,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