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G溶液即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皮肤消毒、导管护理、手卫生管理、伤口处理以及环境消毒等场景。其抗菌特性可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
1、术前皮肤消毒
CHG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患者皮肤准备,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发挥杀菌作用。临床常用2%-4%浓度进行术区涂抹或擦拭,能长效抑制皮肤表面细菌再生,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2、导管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器械置入时,使用0.5%-2%浓度CHG溶液进行局部消毒护理。研究表明持续使用CHG护理可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约50%,特别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
3、手卫生管理
作为含醇手消毒剂的重要成分,CHG与乙醇协同作用可增强杀菌效果。医护人员手部无明显污染时,使用含1%-2%CHG的速干手消剂,能在30秒内杀灭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
4、伤口处理
对Ⅱ类、Ⅲ类手术切口及慢性创面,稀释后的CHG溶液(0.05%-0.1%)可进行创面冲洗。其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清除创面生物膜,且细胞毒性低于聚维酮碘等传统消毒剂。
5、环境消毒
针对高频接触表面如监护仪按键、床栏等,每日使用0.1%-0.5%浓度CHG溶液擦拭,可形成抗菌保护膜。研究显示这种处理能使物体表面菌落数持续控制在安全阈值内达6-8小时。
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浓度,避免接触脑膜、中耳等敏感部位。对于开放性体腔冲洗需严格遵循浓度标准,黏膜消毒建议使用0.05%以下低浓度溶液。所有操作均需参照产品说明书并在感染控制科指导下实施,确保达到最佳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