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检查的风险主要包括胰腺炎、出血、感染、穿孔以及其他并发症,具体发生风险因人而异。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1、胰腺炎
这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主要由于插管过程中对胰管的机械性刺激或造影剂注入压力过高导致,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血淀粉酶升高等表现,轻症可通过禁食、补液缓解,重症需住院治疗。
2、出血
多见于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或胆管取石过程中,发生率约1%-2%。凝血功能异常、术中血管损伤或使用抗凝药物的人群风险较高,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红蛋白下降,多数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或使用止血药物控制。
3、感染
包括胆管炎、胆囊炎等,发生率约1%-3%。常见于胆道梗阻未充分引流、操作时间过长或器械污染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需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4、穿孔
发生率低于0.5%,多因操作器械损伤消化道壁或乳头切开过深所致。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皮下气肿,CT检查可明确诊断,部分需外科手术修补。
5、其他并发症
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心肺功能异常等,发生率低于0.3%。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情况,需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进行ERCP前应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基础疾病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24小时,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操作团队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