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皮肤疣体、生殖器疣、癌前病变或癌症等现象,与感染类型和身体免疫力有关。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无症状感染
大多数HPV感染属于一过性感染,患者可能长期无任何不适,仅通过体检发现病毒阳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低危型HPV感染或免疫力较强的人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2、皮肤疣体
低危型HPV如1型、2型感染可能引起寻常疣或扁平疣,表现为手部、足底等部位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粗糙丘疹。此类疣体可通过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去除,也可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
3、生殖器疣
HPV6型、11型等低危型感染可能在外阴、肛周等部位形成菜花状赘生物,伴有瘙痒或出血。临床常用鬼臼毒素酊、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通过电灼或手术切除。
4、癌前病变或癌症
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持续感染可能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分泌物增多。确诊后需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宫颈锥切术,或使用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等药物干预。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多个性伴侣。适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HPV筛查和宫颈TCT检查,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高危型感染。若发现皮肤异常增生或生殖器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