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长期感染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外阴上皮内瘤变、阴道上皮内瘤变、肛门上皮内瘤变以及口腔或喉部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这些病变通常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持续感染可能诱发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根据病变程度分为CIN1、CIN2、CIN3三级,其中CIN2及以上可能发展为宫颈癌。患者早期可能无自觉症状,需通过宫颈TCT和HPV筛查发现。
2、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部位感染高危HPV后,可能引起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病变表现为外阴皮肤出现白色或红色斑块,伴有瘙痒或疼痛。若不及时干预,部分高级别VIN可能进展为外阴癌。
3、阴道上皮内瘤变
阴道黏膜长期受HPV感染可能导致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常见于阴道上段。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接触性出血,需通过阴道镜活检确诊。高级别VaIN存在癌变风险,需密切随访。
4、肛门上皮内瘤变
HPV感染肛周区域可能引发肛门上皮内瘤变(aIN)。病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高级别aIN与肛门癌发生相关,可通过肛门细胞学检查初步筛查。
5、口腔或喉部上皮内瘤变
高危HPV感染口腔、咽喉黏膜时,可能引起局部上皮异常增生,表现为白斑或赘生物。长期未治疗的口咽部病变可能发展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男性高危人群也需关注肛周及口腔健康。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高危型感染。若已确诊癌前病变,应遵医嘱选择激光、手术或药物干预,并定期复查以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