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检查即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该检查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或患病风险。
1、诊断结核感染
PPD检查通过向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刺激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若受试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免疫系统会对结核菌素产生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阳性结果提示存在结核感染可能性,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对于疑似活动性结核病患者,PPD强阳性反应(硬结直径≥15mm)可支持诊断。该检查常用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骨结核等肺外结核的筛查。但需注意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3、筛查结核易感人群
PPD检查适用于结核病密切接触者、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高危人群的感染筛查。医护人员、学生等集体生活人群的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也常采用该方法。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胸部X线、痰涂片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认。
进行PPD检查后,若出现阳性反应,应及时到结核病专科医院完善CT扫描、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检查。确诊结核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全程足量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检查后48-72小时内应避免揉搓注射部位,准确测量硬结直径并及时复诊判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