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出现多种皮肤表现,通常包括疱疹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卡波西肉瘤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疾病进展,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疱疹病毒感染
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时,疱疹病毒易被激活,常见于口周、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有疼痛或灼热感。带状疱疹可沿神经分布呈带状排列,严重时可出现大面积皮损。
2、真菌感染
口腔黏膜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表现为白色伪膜,擦除后基底潮红。体癣、股癣等皮肤真菌感染可呈现环状红斑伴脱屑,皮损边界清晰。甲真菌感染可能导致甲板增厚、变色。
3、卡波西肉瘤
这是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皮肤表现为紫色或红褐色斑块、结节,多发生于下肢、口腔黏膜和躯干。皮损可逐渐增大融合,部分患者伴有内脏器官受累。
艾滋病相关的皮肤病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若出现不明原因皮疹、反复感染或异常皮肤新生物,建议尽早到感染科或皮肤科就诊。临床需通过HIV抗体检测、病毒载量测定及皮肤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和针对性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