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在不同感染阶段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机会性感染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1、持续发热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发生持续性低热或高热,体温常超过38℃,且可能伴随盗汗、乏力等症状。这种发热通常无法通过常规退热药物有效缓解。
2、淋巴结肿大
约30%-50%的患者会出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cm,触诊质地较硬但无压痛。这是由于HIV病毒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导致的反应。
3、体重下降
在未刻意减肥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的消耗性症状。这与病毒引起的代谢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以及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4、机会性感染
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可能并发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白膜)或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视力下降)等疾病。这些感染在健康人群中极少发生。
5、神经系统症状
约20%患者会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或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或周围神经病变,与HIV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若近期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并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在窗口期后(4-6周)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感染者需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通过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并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