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蛋白低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白蛋白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炎症或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其水平降低通常提示存在生理或病理因素,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会导致蛋白质缺乏,影响白蛋白合成。患者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口服肠内营养粉剂或静脉补充白蛋白进行改善。

2、肝脏疾病

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患者常伴随黄疸、腹水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并限制蛋白质摄入。

3、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疾病会导致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流失。患者可能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症状,治疗需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蛋白尿,必要时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4、慢性炎症或感染

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会加速白蛋白分解。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或进行放化疗。

5、消化系统疾病

克罗恩病、慢性腹泻等疾病影响肠道对蛋白质的吸收。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需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补充营养。

若出现白蛋白降低,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并完善胃肠镜或影像学评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避免自行补充白蛋白以免掩盖病情进展。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定期监测血清蛋白水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