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术和炒白术在临床应用上有何差异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白术和炒白术在临床应用上的差异主要与炮制后药性变化有关,二者功效侧重不同,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

1、燥湿利水

生白术性偏温燥,能通过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改善水肿、痰饮等病症。对于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痰湿内停引起的头晕胸闷,常与茯苓、桂枝配伍使用,如五苓散。

2、固表止汗

生白术可通过补气固表调节卫气,减少腠理不固导致的异常出汗。临床常用于表虚自汗证,常与黄芪、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改善易感冒、动则汗出等症状。

3、健脾止泻

炒白术经麸炒后缓和燥性,增强健脾和胃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常配伍党参、山药,如参苓白术散,能改善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4、安胎作用

炒白术健脾益气效果更温和,可辅助改善脾虚型胎动不安。对于妊娠期出现倦怠乏力、腰腹坠胀伴少量阴道出血者,常与黄芩、续断配伍,通过补益气血维持胎元稳定。

白术的临床应用需结合体质特点,脾胃虚弱者优先选择炒制品以防生白术温燥伤阴。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使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避免影响药效发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