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通常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器质性病变、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有关,常见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若出现经期延长或经量异常,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引发无排卵性功血或黄体功能不足,从而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患者可能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
2、子宫器质性病变
子宫肌瘤可能因宫腔面积增大导致经量增多,子宫内膜息肉可造成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发经期延长。患者可能伴随痛经、盆腔压迫感。通常需根据病情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氨甲环酸片,或进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等治疗。
3、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量显著增多或出血时间延长。患者可能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片、咖啡酸片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日常需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若药物治疗后出血未改善或出现严重贫血,应及时复查血常规、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诊断性刮宫术。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